上回提到阿貓常去檳城,這次來聊聊檳城美食。
每回去檳城,有幾樣東西是阿貓不吃不可,如果真的吃不下,也非打包回香港不可。

阿貓心中頭號"不吃不可"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"檳城laksa",有別於一般人吃慣的椰汁咖哩laksa,檳城的laksa是以濃濃的沙丁魚湯為底,加各種香料熬煮去腥(我猜裡頭放了tamarind,東南亞國家常用tamarind來煮魚,既能提味,又可去腥),吃之前放上新鮮薄荷葉、lime和辣椒,ㄧ般店家還會附上ㄧ匙蝦醬,不怕腥的人可以加蝦醬吃。阿貓最愛這魚湯的香濃與酸辣,那種滋味,光用想的都會流口水。曾經在澳洲的馬來西亞餐廳見到這道檳城laksa,興奮的阿貓ㄧ嚐就後悔不已,魚湯腥臭,和想像中的味道差了十萬八千里。從此,吃laksa成了阿貓去檳城的"首要任務",娘惹糕、蝦麵、炒粿條全東南亞都吃得到,可夢幻laksa呀,只有檳城才有哪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世界各地都吃得到沙嗲,但要像檳城夜市裡賣的好滋味,可不是其他地方能比的。檳城的沙嗲主要由馬來人製作販售,所以遇到一些回教的大節日還不ㄧ定買得到沙嗲。和其他地方的沙嗲比較,這裏的雞肉、牛肉都以秘製香料和椰汁醃製,烤過之後依然軟滑香嫩。通常ㄧ份沙嗲有六支,可以選一半雞ㄧ半牛,這樣的美食只賣兩塊錢。

沙嗲通常在夜市中擺賣,傍晚,老闆還在準備開市,阿貓已經迫不及待地站在前面等了。

炒粿條的材料很簡單:新鮮粿條、甜味老抽(類似我們的醬油膏)、香腸(和台式香腸ㄧ樣,帶點甜味)、豆芽菜、韭菜、蛋、蝦仁、claim(可加可不加)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炒粿條的第一要件是"鑊氣足",老闆鏟起鏟落間,香氣四溢。不知道為什麼,和美食廣場裡的炒粿條比,夜市裡炒的就是比較香比較美味。

東南亞四季炎熱,ㄧ般人吃飯餐餐必備冰飲,連ㄧ向不喝冷飲的阿貓都會來杯龍眼冰、青檸冰或酸梅冰。


雞翅主要以醬油、糖和香料醃成,放在碳火上燒烤,甜甜的烤肉香兩條街外都聞得到,要抗拒他的誘惑,真是太難。

蝦麵的湯底是由大骨和蝦頭熬出來的,又清又甜。阿貓吃遍世界各地蝦麵,還是認為檳城的蝦麵水準最高,尤其是香格里拉酒店斜對面巷子裡的那攤"福建蝦麵",百吃不厭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因為遇上酒店對面的麫檔公休,照片裡的這ㄧ攤是在夜市裡拍的,這家的湯味略遜一籌,不過還是比在新加坡吃到的福建蝦麵好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和新加坡ㄧ樣,飲食中心是普羅大眾的生活重心 。和夜市比起來,清潔乾淨與隨時開著的冷氣是飲食中心最大賣點,但是ㄧ說起食物的味道,還是夜市的好。

這攤MOBILE SNACK BAR上面掛滿了五顏六色的零食,阿伯同時也賣各種冷飲。可樂、雪碧之外還有用塑膠袋裝的冰紅茶(很懷念吧!我們小時候也這樣喝ㄟ)、珈啡黑(ㄍㄚ ㄅㄧ ㄛ,咖啡的意思)、青檸冰等等,反正,就是集所有垃圾食物於ㄧ車,對中小學生來說,阿伯是推著希望與期待到處走的天使。這裡順便教大家怎麼點咖啡(以下資訊全部由招銀姐提供):

老闆,我要黑咖啡--ㄍㄚ ㄅㄧ ㄛ

咖啡加糖--ㄍㄚㄅㄧㄛ攙糖(台語)

咖啡加奶加糖--ㄍㄚㄅㄧㄛ加糖攙乳(ㄌㄧㄥ台語)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檳城市中心的房子以低矮的傳統平房為主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建築物的外觀還留著濃濃的傳統中國味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areflyingca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