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才在商業周刊上看到一篇"選屋3前提,穩報6%獲利"的文章。裏面敎大家3招小秘訣來拉高租金

報酬率。  這些"秘訣"真是神奇,阿貓忍不住要封自己的國家為"撇步之島"。什麼是"撇步",阿貓的

台語不夠好,不敢妄下定義,只能以一般用法來解釋,"撇步"就是正規路數之外的各種小手段、小

方法 ,不一定是違法,但通常遊走在灰色地帶,不一定對他人造成直接傷害,但一定可以帶給自

己最大方便。

1.選老公寓,因為結構適合做隔間,"住戶比較少,不會引起其他住戶的抗議。"

    原來是這樣喔,人少好欺負,反正老公寓的住戶也不會是啥有錢有勢的人,你抗你的議,我賺

   我的錢,我的房子愛隔成幾間,愛租給什麼人,干你屁事啊?居住環境被破壞?租客品流複雜?你

   這麼在乎生活品質,不會搬家喔?說我鴨霸?是你太蠢吧,這麼好賺的撇步,不快點學起來,還在

   那浪費時間吱吱歪歪什麼啊。要成立住戶委員會?你以為這裡是紐約ㄡ?租屋買賣還要interview

    哩。誰理你啊? 

2.尋找沒電梯的頂樓公寓加蓋。"頂樓加蓋,等於買一坪賺一坪,報酬率可以翻一倍。83年以前的

頂樓加 蓋,屬緩拆,一般而言不會被拆除。"

     這種撇步,台灣人都知道啦,不過這麼白紙黑字光明正大地在雜誌上敎大家鑽法律漏洞,全世界

     大概只有台灣 才辦得到。

3.爲符合首購房貸優惠條件,"精打細算者通常以子女名義購屋,取得優惠利率。再以名下舊屋申

請貸 款,利用貸款利息支出的免稅額,每年省下30萬所得稅。"

    完了,我們這種不生小孩的人完了,"中華民國萬萬稅,只有傻瓜才繳稅。"我們注定要做那少數

    的傻瓜。   

 

是什麼樣的社會價值觀讓商周這樣正派經營立論公正的雜誌,也要敎大家如何鑽法律漏洞,如何

以撇步賺取最大利潤。這種"賺錢不須拘泥於手段"的價值觀,和我們那位駙馬爺同出一轍。那麼大

家又有啥資格把反貪腐叫得徹天響?

在國外住的這些年,深深覺得台灣稅率真是低得嚇人,但更嚇人的是,這麼低的稅率下,大家還

想盡辦法逃漏稅。只要一談到這個話題,每次聽到的理由都是:「繳那麼多稅幹嘛?繳越多政府貪越

多,我們老百姓一點好處也沒得到。而且,有錢人逃漏稅得更兇,為什麼我們這種窮人反而要乖乖

繳稅?」可是,政府不是大家一人一票選出來的嗎?政府貪污,大家難道都不用負任何責任嗎?政府需

要靠民意代表監督,政策也需要靠立法委員制定,那誰來監督民代立委?當然是做為選民的我們啊,

不是嗎?

為什麼大家都不想盡義務只想享權利呢?全民健保,老人年金,公共建設都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東

西,但政府如果沒有足夠的稅收是要如何去維持這些福利?

怕政府貪污,為什麼不從制度上想辦法?"廉政公署"說了n年,都還只是說說而已。選民為什麼不對

立委施壓呢?還是,做為選民的我們也是只看眼前能有的好處,能得的利益,能找的撇步?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areflyingca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