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不知不覺中養成了喝啤酒的習慣,尤其是在外地,一定會去買當地產的瓶裝新鮮啤酒嚐嚐。新鮮的啤酒,充滿了迷人的麥子香,那是進口罐裝啤酒嚐不到的味道。到目前為止,最令我叨念的是捷克餐廳裡供應的生啤酒。在捷克旅行的那一週,我們每天把啤酒當水喝。一杯半公升的生啤酒,只賣20元台幣,比喝礦泉水便宜,真是啤酒愛好者的天堂,難怪捷克每年單人啤酒消耗量佔世界第一。整理這些筆記的時候發現,我不停地拿麥茶的香味來形容啤酒,在潛意識裡,啤酒,大概是我童年最愛的麥茶的替代品吧。

台灣啤酒---台啤的好,是人都知道,不需我多說。午夜夢迴,常常想起海產攤和鵝肉攤的熱炒配台灣啤酒。有時候,食物,是我對家鄉最大的 依戀。

Foster's-Lightice-chill filtered beer(Australia)---很濃的烘烤麥子味。顏色比一般啤酒淡。剛開始不太順口,但越喝越好喝。老實說,有點像加了酒精的新鮮麥茶。

XXXX-Gold Lager(Aus)---口味比一般啤酒淡,很順口,可惜麥香不足。

Carlton-Crown Lager-Victoria(Aus)---淡淡的金黃色。麥香不算太濃。如果有甜蝦相佐,就太完美了。

Schöfferhofer Weizenbier-Frankfurt am Main(Germany)---味道清淡的啤酒,即使沒冰過喝起來也不會苦。配水煮的Weisswurst相得益彰。

Suntory-碳濾過純生-磨き 麥使用(JPN)---簡單兩個字,好喝。一入口,淡淡的麥香自動散開,完全沒有喝酒精飲料的感覺。像在夏天午後喝涼涼淡淡充滿清香的麥茶。

燕京啤酒-light(北京)---味道比青島啤酒要嗆一點,雖然清淡,喝完卻有滿口淡淡的麥香。

青島啤酒-(山東)---這是我家冰箱夏天的基本裝備。濃郁的麥香味,不冰一樣好喝,這點大概是順應國情需要而做的改良,因為大陸有不少小餐廳的啤酒是不放冰箱的。最神奇也最嚇人的是,在保持冷藏而且蓋回瓶蓋的狀態下,開瓶一週後依然好喝,真不知道創造力和想像力超豐富的同胞們在裡頭加了啥"改良配方"。

大理啤酒(雲南)---麥香不濃,勝在清爽。雲南的食物又香又辣而且味精放得重,適合邊吃邊喝清爽的啤酒。

超爽10度半(雲南)---非常俗又有力的名字,清爽的口感倒是不負其名。很適合配雞豆涼粉和納西炒米線。

Creemore springs-premium lager(Canada)---喝第一口,只覺得苦。啤酒落到喉嚨以後,卻開始有濃濃的麥香在舌間溢開。很"大人"的啤酒。偶爾喝一點這種和年齡相符的酒也不錯。

Coors-light(USA)---美國不愧是個"大"國,什麼東西都"大"過人。啤酒在便利商店得成"打"買,好不容易找到ㄧ家liguor shop,裡面最小號的單瓶啤酒是24 oz!和一般的美國食物一樣,份量超大但稱不上好喝。

Castle-premium-lite beer(South Africa)---味道很淡的啤酒。退冰後竟然更好喝。大概又是順應國情需要而做的改良吧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eareflyingcats 的頭像
    weareflyingcats

    飛行貓

    weareflyingca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